解放军有13个新编集团军,一个集团军有多少兵力?又有哪些变化?

解放军有13个新编集团军,一个集团军有多少兵力?又有哪些变化?

2016年的军改,可以概括为一次“军人职业化和部队结构现代化”的改革。随着国家经济和工业能力的大幅提升,不再需要把军人当作主要的劳动力去做生产性工作,于是把人员更多地集中到军事训练和战斗力建设上,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按照改革思路,每个集团军都要尽量满编以保证战斗力,所以现在这13个集团军的规模普遍维持在5万到6万人左右。

结构上的变化更明显。改革前,军下面主要编成“师”这一层级;改革后,集团军体系向“合成化”方向发展,师这个中间层级在许多地方被“合成旅”所取代。合成旅的规模大致相当于过去的半个师,但内部整合了更多的作战和保障要素:除了步兵,还有坦克、火炮、陆航、防空和工兵等多种力量,具备更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这种合成化带来了人员构成比例的改变。传统的标准步兵师里,通常60%~80%是直接参加一线作战的人员,其余是后勤、医疗、政治和行政支持人员;而现代合成化部队中,一线作战人员只占总人数的30%~40%左右。这并不是因为战斗人员被削弱,而是因为现代合成部队对后勤、情报、火力与指挥控制等保障的需求更高,需要更多专业人员来支撑复杂武器系统和远程打击能力。

以坦克为例,新体制下的重装合成旅单纯坦克数量就超过110辆。对比历史:二战期间德国的一般步兵师几乎没有坦克;装甲步兵师的坦克数量大约在100~160辆(含突击炮);而专业装甲师的坦克编制通常在150~200辆之间。也就是说,合成旅在人数只有旧师一半左右的情况下,坦克火力能接近当年装甲师级别的半数甚至更高。更重要的是,合成旅并不是只有坦克,还配备了大量火炮、直升机、防空和工程兵等力量,使得单元的火力密度远高于过去。

火力密度提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后勤保障压力更大。像加特林机枪或现代火力系统一样,一件先进武器可替代大量传统步兵火力,但它也需要更多弹药、维护和燃料等后勤支持。因此现代部队对后勤、维修、弹药储备和后方保障人员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而对纯粹大量一线步兵的依赖则下降了。

有人会担心:一线作战员比例下降,会不会导致“打了占不了”这样的缺员问题?俄乌冲突中确实出现过合成化部队在占领与固守阶段人员不足的问题——攻下来土地之后需要人力维持、占领和治安。但中国的军事规划并不把正规军主要用于长期占领和地区治理。解放军正规部队更侧重于实现突破、摧毁敌方战斗力和完成重型进攻任务。随后的占领与治安工作,可以交由武警、民兵或其他准军事力量承担。这些力量在中国规模庞大:正规军约200万人左右,陆军不足100万,但武警与民兵的编制与动员潜力可达上千万人,从总体国防与治安体系来看,人力并非短缺。

总的来说,改革前后最大的差别不是简单的“人数多或少”,而是“结构和功能”发生了转变。旧体制下有更多部队承担非战斗任务、编制灵活且存在较大差异;新体制强调职业化、合成化与全要素保障,使每个基层作战单位在火力、机动和自持能力上更强,但也对后勤与专业化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的变化,是面对现代战争形态和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攻城掠地先帝试炼全方位解析
365体育app网址

攻城掠地先帝试炼全方位解析

📅 06-30 👀 4751
pastry什么意思? pastry翻译(中文英文):面粉糕饼, 馅饼皮… 《抓鸟》英语词典
怎样雕刻美妙的水仙造型
365bet下注网站

怎样雕刻美妙的水仙造型

📅 09-20 👀 5309